查看原文
其他

吓人!宁德一2岁女童肚中取出蛔虫“结石”!与平时这个习惯息息相关

陈坤 福建卫生报 2020-08-21

福建卫生报你和健康之间就差这一点→关注

宁德一2岁的女童小玲(化名)

半年来反复腹痛,

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

家长一度以为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饭。

直到孩子黄疸发作变成“小黄人”,

这才警觉!



医生竟在小玲的体内

发现2条蛔虫钙化成“石头”


小玲到底怎么了?

快跟着福小卫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吃饭就喊肚子痛 家人误以为挑食


小玲的爸爸也是一位医生。据他介绍,半年前,小玲就经常说屁股痒,爸爸检查身体后,没有发现任何异样。以至于后来,小玲吃饭时再说肚子痛,爸爸就以为是女儿不好好吃饭,挑食。


9月初,小玲突然发烧,用药后烧是退了,可紧接着剧烈呕吐、腹痛,出虚汗。


过了一天,眼睛、全身皮肤都发黄了,还排出了黄色的尿液和白陶土色的粪便。


小玲被送到当地医院检查,抽血指标提示,小玲体内有炎症、黄疸及转氨酶异常等症状,CT发现胆总管里有两块“结石”,当即怀疑小玲胆道有感染“蛔虫”。


爸爸这才回忆起,小玲平时由奶奶在乡下带着。奶奶买菜回来,都会随手放在地上,小玲也会把菜拿来舔。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她感染了“蛔虫”。


懊悔不已的爸爸赶紧将小玲送到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消化内科。

不开刀为2岁患儿胆道取石

入院时,小玲眼睛及全身皮肤发黄,疼痛得不停哭闹,精神萎靡。


血常规、肝功能、血淀粉酶、黄疸等指标进一步提示为结石堵塞胆管,该病会引起疼痛、发炎、黄疸,甚至容易引起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医生们的心揪了起来。看着哭声越来越无力的宝宝,已过了下班时间、原本第二天打算休假的李达周主任和医生们紧急召集大会诊。


专家们认为,小玲病情重,仅用药物治疗无法缓解病情,而外科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且会留下永久疤痕。会诊结果,专家们均认为利用微创内镜,即ERCP取石对患儿预后较为理想。


ERCP是一种经口不开刀取石手术,是国内外公认的取石的首选治疗方式。它也属于难度最高的内镜手术,为这么小的孩子做ERCP,全省尚属首例,即使国内也少有报道。


消化内科与麻醉科、外科充分讨论、评估利弊后,与家属沟通决定,在全麻的情况下,为小玲行内镜ERCP取石手术。


麻醉医生为患儿做面罩吸入麻醉


22时30分,李达周与ERCP手术团队开始手术:插管找石,扩张胆道取石,造影再次检查……


李达周主任操作胃镜寻找病灶


整个手术历时20分钟,所有操作一次完成。术后第一天,患儿已无腹痛,检验指标均明显好转,血淀粉酶正常,黄疸逐渐消退。

蛔虫驻扎胆道形成胆结石


2岁的孩子为什么有胆道结石呢?


这或许与小玲平时接触了不干净的、带有虫卵的食物有关。


李达周主任解释,蛔虫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有洞就钻。一般会“驻扎”在小肠。有时,蛔虫会随着肠道逆蠕动向上“走”,进到胆总管。


由于在胆汁环境中,蛔虫无法存活,往往坏死,钙化,与其他沉淀的组织共同形成胆结石,最终引起肠梗阻,导致发热、皮肤发黄、绞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现在生活条件好,环境卫生也得到了改善,感染蛔虫的几率和途径非常小,但仍要注意饮食卫生。


李达周医生提醒,尤其是孩子的食物,应煮熟后再入口;此外,由于小儿无法清晰表达身体的病痛,家长不要总以为孩子是耍性子,应多问多引导,找出病因。


转发告诉身边人


END


编辑:乔一

福建卫生报记者:陈坤

通讯员:陈新江 李胜兰 


猜你喜欢

罕见!00后产妇生个孩子把子宫也“生”出来,省立医生争分夺秒成功将子宫复位!

年纪轻轻就浑身疼、腿抽筋……快到医院查查这个数据!女性尤其要小心!

康复,疾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福建省康复医院医生提醒,越早介入康复功能恢复越好!

重磅!福建首家无陪护医院来了!告别“一人住院、全家受累”!

福州29岁小伙突发心肌梗塞,情况紧急!医生为他植入了“会消失”的支架……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把健康交给阅读


「 在看的,麻烦点一下再走~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